第(1/3)页 庆华楼,可能不算新北最好的酒楼,但一定是地位最高的之一。 新北算是美食之都,所以不缺物美价廉的性价比好馆子,也不缺顶级大酒楼。 庆华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到现在的,说是老牌子也算不上,装修尚可但年代摆在那,比不了新区开的各种高端贵馆子。 但他有一位临江菜非遗传承大师,孙茂生,今年六十来岁,在临江厨师届算得上泰斗级的人物。 一方面他拿过国家级金奖,有硬荣誉;一方面年纪轻轻作为庆华楼总厨的时候,确实让这酒楼当过七八年的临江第一,有光荣历史;最厉害的,自然是他“文武兼备”,梳理了临江菜系的各色老菜谱,又四处求学问道,整出了一套完备的临江菜系理论,大大提高了临江菜的影响力。 这酒楼没能保持住地位,主要是老爷子带的徒弟不太行,后边又开了分店,孙茂生为了分店生意就跑去坐镇了。 结果分店没搞起来,老店的口碑也败光了。 不过孙老爷子自己心态好,如果庆华楼有什么贵宾或者老朋友来,他就会亲自上阵,其他时候也就放任自流了。 直到近两年开始降价走性价比,客流量才重新高起来。 这位孙茂生,就是李颜找的几个厨师师父之一。 当然这事儿未来科技的员工肯定不知道。 商务部有个私人小团队,都是三十几岁的人,对庆华楼似乎有莫名的好感,时不时会晚上下了班跑去点上几道经典老菜,就指望哪天能凑巧遇到孙老爷子回来。 “老爷子做的炒虾球一绝,而且这家店以前的白切鸡真的天下第一。可惜那也是小时候吃的了,后来再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白切鸡。”四人组中最年长的眼镜男说道。 “你说炒虾球我还能理解,这白切鸡还有什么玄乎说法?不就是看品质看火候看蘸料吗?”另一个年轻点的笑道。 “一看你就没吃过好的,这里边门道可太多了,跟你说不明白,还是得吃上那么一口,你就什么都明白了。” “哈哈哈哈老陈,说得好像今天就是孙师傅上阵一样呢?” “那得叫孙大厨,人家地位很高的。” “就是老孙带徒弟带得不好,不然白切鸡这东西,怎么会搞得跟失传一样。我对那个炒虾球倒是很感兴趣。” “嗐,我还是那句话,不吃跟你说不明白,我要是能把里边门道讲出个1234,那我就是孙老的亲传大弟子。” “所以老陈,说到这份上,今天不点例白切鸡?” “都点了都点了,虽然不是孙老下厨,但这家店的招牌还是不赖的。” 几个人七嘴八舌聊着话,老陈突然皱起眉,然后示意大家小声点,过了会儿才小声说: “听隔壁桌意思,今天的白切鸡特别正啊。” 才刚说完,一盘水润油亮的白切鸡就被端了上来,品相直接让老陈瞪大了眼。 “看着是那么个意思啊。” 还没来得及动筷,另一份透亮的炒虾球也端了上来,薄芡非常均匀地挂在爆满的虾球上,色泽鲜亮,只一眼就让人食指大动。 老陈眼睛都快突出来了,也不顾餐桌礼仪,上来就夹了一块白切鸡,沾点葱姜就往嘴里送。 然后一脸不信邪地又加了块虾球,细细观赏一番就放进嘴中。 看起来很是陶醉。 “今天有口福了,我敢断定是孙茂生老爷子在场。不是他做的,那也是亲自把关的。” 隔壁桌一个中年男人犹豫着转过身,然后给老陈比了个赞的手势:“哥们看来是个老饕,我也这么觉得,不过我这边白切鸡很好,清炒虾球就一般。” 其他人见状纷纷下筷品尝,有的一下子表情就舒展的,有的则是皱眉细品,还有的吃太快没尝出味道。 反正几筷子下来,大家都觉得好吃,最低评价也是“确实跟外边吃到的不一样”。 一顿饭下来,老陈跟隔壁中年男相聊甚欢,两个人反复强调以前吃过孙大厨亲手做的菜,说着说着突然就起了性质,要去后厨探望探望孙大厨。 “如此笃定?”有人疑惑。 “就是如此笃定,否则就是孙老爷子终于带出了一个好徒弟。” 不过后厨不是顾客有勇气就能进的,他俩找服务员提了要求,服务员也很是为难,招来了经理,经理听他俩也是老顾客,只能说去问问。 然后他们就看到一个高大帅气的年轻人从里边出来。 “李总?!”老陈直接失声。 李颜举起手指“嘘”把他们都拉进了一个小包厢。 老陈跟另外三个未来科技的员工都懵逼了,这是什么愚人节玩笑吗? 愚人节明明是明天啊? 于是另外那个中年男了解到李颜就是当前炙手可热的未来科技老总,急得全身四处找名片,终于掏出来一张工作证。 第(1/3)页